天南地北邵阳人网欢迎您!今天是
   
    
  
历史名人
政军领导
家乡政要
商界精英
名人名家
明星新秀
慈善人士
邵阳人事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图片信息
老乡企业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天南地北邵阳人 >> 邵阳名人 >> 历史名人 >> 正文
[组图]史学大师吕振羽(1900-1980)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9-1-3 18:18:01  【字体:

 

                                                                        

                                                                   

吕振羽(19001980),金称市镇溪田村人。

吕振羽本名吕典福,字行仁,7岁入私塾,1916年入武冈县立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吕振羽即联络当地学校,组成全县学生联合会,并担任会长,领导学生自治,开展“反日仇货”运动。

1921年,吕振羽考入湖南工业专门学校(后改湖南大学工科),攻习电机。他团结武冈东部四区在该校读书的同学成立东四区学会,他在学会旨趣书中提出在乡村组织共耕社,开办平民工厂的主张。1923年寒假,他在金称市召开大会,决议推举校长,接办古峰学校,清算团防经费。团防局密告武冈县署,县署以通匪罪下令逮捕吕振羽,吕振羽在除夕黑夜出走,躲过敌人的缉捕。在湖南大学驱除反动校长宾步程的运动中,吕振羽被推为驱宾大会副主席。后经湖南学生联合会秘书长夏明翰指点,他常去听李达讲授新社会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5年,吕振羽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7月,北伐军光复长沙,吕振羽投笔从戎,随北伐军转战江西。“四·一二”事变后,吕振羽东渡日本,入明治大学攻习政治经济学,半年后因经费拮据重返上海。1928年秋抵北平,在民国大学、朝阳大学任教。1929年,吕振羽受聘主编《村治》月刊,提倡乡村自治,同年写成《中国外交问题》一书。1930年底,吕振羽与中共党员郑侃、杨刚、刘思慕等人创办《新东方》杂志,成立东方问题研究会。期间,他参加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同时和杨刚、谭丕模等人创办青年出版合作社。“九·一八”事变后,吕振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春,他策动学生王焕章组织热河抗日义勇军,又奔赴张家口与抗日同盟军联系,为革命青年演讲。同年2月完成《中日问题批判》一书,不久又写成《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上册,被国民党列为“共党书刊”,命令全国查禁。1933年,吕振羽经李达推荐入中国大学任教,讲授《中国经济史》、《农业经济》和《计划经济》,同时在朝阳大学和民国大学兼课,有“红色教授”之誉。1934年,吕振羽继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之后,写成《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两书,首创殷商奴隶说和西周封建说。193511月至次年8月,吕振羽受中共北方局刘少奇委托,赴南京与国民党代表进行国共合作抗日的谈判,他在谈判中坚持原则,忠实执行中央联合抗日的主张。并用谈判间隙,完成《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写作,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进行系统描述。19363月,经周小舟介绍,吕振羽加入中国共产党。

“卢沟桥事变”后,吕振羽奉命回湘组织“湖南文化抗敌后援会”,任常务理事和研究部主任。并与翦伯赞、谭丕模等人创办“中苏文化协会长沙分会”,出版会刊《中苏文化》,同时出任民国大学教授。1938年夏,由吕振羽建议,经徐特立报党中央批准,中共湖南省工委派遣吕振羽回家乡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邀请国民党政府司法院副院长覃振挂名任讲学院院长,吕振羽任副院长兼党代表。塘田战时讲学院汇集了张天翼、李仲融、曹伯韩、王西彦等大批著名人士,实行坚持抗战,坚持持久的战时教育,培养抗日干部。国民党称该院为“西南抗大”。8个月后,国民党当局用武力解散塘田战时讲学院,吕振羽奉命转入农村,组建武冈、新宁、洞口、城步、绥宁等地地下党组织。19398月,吕振羽奉调重庆,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理论、历史研究和统战工作,并受聘为战时迁渝的复旦大学教授。19412月,他的《简明中国通史》上册在重庆完稿。“皖南事变”后,吕振羽奉调苏北,化名柳岗,执教于中共华中局党校。19423月后,吕振羽先后任刘少奇政治秘书和学习秘书,与夫人江明(王时贞)跟随刘少奇,穿越苏、鲁、冀、豫、陕5省,历时10月,抵达延安,在中央研究院任特别研究员。

日本投降后,吕振羽赴东北热河,任热西地委书记、热辽救济分会副主任,进行灾民救济,并协助解放区救济总会代表伍云甫与联合国救济总署、国民党行政院救济总署谈判。19472月,他的《中国民族简史》脱稿于哈尔滨,成为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中国多民族历史的著作。19482月,《简明中国通史》(下册)脱稿于大连,同年全书出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定为干部读物和高校教材。

1948年后,吕振羽历任中共辽东省委常委、大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50年任东北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中央民族委员会委员等职,19518月任东北人民大学(后改名吉林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53年任中共中央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委员。1954年后,吕振羽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他率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出席东方学术讨论会,回国后,执教于中共中央党校,任中共中央党校兼职教授和历史教研组顾问。

1963年初,吕振羽蒙不白之冤突遭拘捕。1967年,林彪、江青一伙为构陷刘少奇,广事株连,污蔑1935年的南方谈判为“勾结蒋介石消灭红军”,对吕振羽审讯达700多次。吕振羽身陷囹圄,不计个人安危,仍奋笔疾书,在旧报纸上写了20余万字的《读史随笔》和上千首诗词。当他在狱中得悉刘少奇被开除党籍时,挥笔成诗:“二十世纪风波寒,三顶帽子绝代冤。忠奸功罪全颠倒,吁天辩诬董狐篇”。1974年,江青一伙借“批林批孔”为名,把矛头指向周恩来总理,诱逼吕振羽为其著文帮腔,被他断然拒绝。

1975年初,经邓小平批示,吕振羽得以释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吕振羽得以彻底平反昭雪。但长期的监狱生活,对他的身体造成极大的摧残,198071凌晨,吕振羽因病逝世。

吕振羽从事史学研究50余年,一生著书10余部,撰写史评、史论130余篇,计400余万字。对中国的社会史、经济史、思想史、民族史均有广泛的研究和首创性的成果。1986年后,北京、长春、邵阳相继召开吕振羽学术讨论会,评价吕振羽学术成果的著作不断出版,历史学家蒋大椿称吕振羽是“仅次于郭沫若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史学的第二位开山大师”。2000年,北京、长春又分别举行了吕振羽百年诞辰纪念会。

 
吕振羽(1900年-1980年),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县(今邵阳县)农民家庭。1926年湖南大学电机工程专业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赴日本求学。1928年归国后到北平求职,出任《村治》月刊编辑。1929年底,参与创办《新东方》杂志。先后在中国大学和朝阳大学任教,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任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的“自由职业者大同盟”书记。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至1937年,受中共北方局委派,赴南京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抗日谈判。1937年秋赴湖南,负责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工作。1939年到重庆,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抗日统一战线、理论宣传和历史研究工作。“皖南事变”后,调任新四军军部,参加苏北反扫荡斗争,并在中共华中局党校任教。1942年到延安,先后任刘少奇政治和学习秘书,并在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任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受党委派赴东北工作。曾任中共热西地委副书记、冀热辽救济分会副主任、中共安东省委常委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共旅大区党委委员、东北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教授及历史教研室顾问、中央军委顾问等职。
                                       一
    吕振羽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民族史、革命史以及通史研究。对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等诸多问题,提出过许多具有开拓性的真知灼见,学术成果颇丰。早在上世纪20年代,吕振羽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书籍,治学思想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马克思主义成为他进行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1934年出版的《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一书,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的著作,首次提出殷代为中国奴隶制时代;周代为初期封建社会;秦到鸦片战争前为变种的封建社会时代;鸦片战争到当时(1933年)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系统地论述了关于中国历史分期的观点。1936年出版的专著《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对殷代和周代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殷代为奴隶制社会,周代为初期封建制社会的观点。1937年《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书问世,这是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中国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历史著作。上世纪40年代出版的《简明中国通史》(第一、第二分册),是一部与旧史著不同的中国通史著作,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原理,阐明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论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编纂中国通史的最早尝试。1947年2月完成的《中国民族简史》专著,同样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民族史的早期著作。从建国后到1963年,他撰写了大量的历史研究论文,分别收入《史学研究论文集》(1954年版)和《史论集》(1960年版)。吕振羽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设和发展。他的主要著述堪称是马克思主义治史典范,深受学术界的珍视和推崇,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二
    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这是吕振羽早年挂在书房中的对联,并以此自勉。为了历史研究的准确和深化,使之日益接近真理,修正观点上、史实上的错误,必须长期、反复地进行。吕振羽长期以来一直这样坚持。新中国成立后,检讨、修正、讨论,成为吕振羽史学研究中很显著的一个方面。早在《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一书的初版序中,他就检讨过:“对‘亚细亚的生产方法’问题,我此前的见解是错误的。”吕振羽著《简明中国通史》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通史专著之一,他说:“上册在抗日战争时期‘匆促写成’;下册是奉派去湖南工作,到大连候交通时,‘乘空写完’的,于1948年5月出版。时间和材料都有一定限制。当时在大连,连二十四史及年表之类的书报也找不到手,仅能凭日文材料和极少数的中文书籍作参考”。
    为了弥补过去的不足,建国后,对该书一再修订。1954年10月修订再版时,原拟定一篇新版序言,对本书所涉及的某些问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但因在病中,没能如愿。1959年的修订本,在后记中说明此次修订着重于三个方面。他对每个方面自己的论点或论据存在的问题,都做了检查。
    关于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问题,吕振羽在《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和《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曾说:西周是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期,但由于武王革命后的革命政权的作用等等,应以之划入封建阶段;同时又说到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重新检查,他认为此说基本上是对的;但叙述上不够全面,即有片面性,立论不如对不平衡发展问题,也缺欠明确性。他还指出:本书原版和新版,对此都没做适当的叙述。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吕振羽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肯定明末和鸦片战争前中国都有资本主义萌芽。他坚持这一观点,但对论述方法和资料运用上的缺乏做了严格的自我批评。他说:“《中国政治思想史》没从资本主义萌芽做必要的论述,而主要只是从那些思想家的思想素材的本身去说明的,显然是片面的”。
   《中国青年》杂志从1959年第9期起,刊登吕振羽和夫人江明回忆刘少奇的长篇文章。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跟随刘少奇同志回延安》。这篇回忆录的成稿过程很严谨,先有吕、江二位口述,编辑记录整理,然后再经吕、江二位修改定稿。江明用红笔改,之后,吕振羽用蓝笔改。编辑们追求可读性,希望用文字语言,多一些故事情节。吕振羽很支持,尽量满足他们的这个愿望。同时,他坚持凡是回忆不起来的情节,概不勉强,行文不可因词害义。编辑为了烘托气氛,在描写某天夜景时,写上一段话:“在一个深夜,月色皎白,窗外树影婆娑。”吕振羽看后问:“是什么树?是不是枣树?“如果是枣树,时间不对”,经他认真推敲,编辑把这类与实际不符的描写删去。回忆录中写一次夜行军。吕振羽回忆:那次行军,走了一夜,天快亮时,到了根据地的一个村庄,少奇不让干扰老百姓,就是场院里歇息。天大亮了,少奇和大家一样,衣服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编辑觉得这个情节很动人,想渲染一番,写上随行人员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吕振羽说,他记得只有露水,没见到泪水,不同意强加。回忆录是史书的一种,属于口述历史。吕振羽认真对待回忆的每个细节,力求准确,不尚浮华,宁缺毋滥,表现了史学家的忠诚和责任感。战争年代他写过不少书,其贡献之大为史学界所公认。他本人却不以此为满足,总是想到存在的问题。由于任务紧迫,资料缺乏,研究环境不安定,作品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在所难免。他坦诚地告诉读者,他对自己的作品不甚满意,准备检讨人修正。
                                       三
    1962年12月,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长沙召开。吕振羽参加了这个学术研讨会并在闭幕式上讲话。同时,他还到湖南邵阳师专作了一次学术报告:《谈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因为邵阳离吕在抗战开始时创办的有名的塘田战时讲学院很近,离吕的故乡武冈也近,所以他顺道回这些地方看看,于1963年1月才乘火车返京,车到丰台时,吕被拘捕,当时,他是中央高级学校历史学教授兼历史教研室顾问。被拘捕的原因,谁都不知道。公安部门派人通知他的夫人江明,不准对任何人谈到吕振羽的去向,只能说他出差去了。吕被拘捕不久,担任过最高法院院长的谢觉哉来吕家看望吕家,江明也只是不断哭泣,不能说出吕老的去向。在吕被捕期间,审讯约八百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关于1935年11月开始举行的,历时九个月的国共两党谈判联合抗日的事。去南京谈判的共产党代表是周小舟,联络员是吕振羽。开始谈判时,吕尚未入党,在谈判期中才参加了共产党。谈判的指挥,是北方局负责人刘少奇,当时化名陶尚行。整个谈判期间,吕振羽并不认识且未见过刘少奇,直到1941年他在苏北根据地的华中局党校,才第一次见到刘少奇。七百余次审讯吕振羽的重点,是要他制造伪证,证明刘少奇进行了“配合蒋介石消灭红军、取消苏维埃政权的阴谋活动”,并说刘少奇等人“跪在蒋介石脚下,充当了革命的内奸”,硬说南京谈判是背着毛主席、党中央干的。
    南京谈判大体过程是在1935年11月,吕振羽收到国民党政府铁道部科长、湖南同乡谌小岑的一封信,大意说:东邻侵凌,姜龚两府宜联合御侮,兄如愿作伐,请即命驾南来。姜、龚两府,即暗指蒋介石方和共产党方。这封信,是宋子文找了国民党政府铁道部常务次长曾养甫,由曾出面,找谌小岑写的。谌小岑请当时担任南京政府司法院副院长覃振的秘书翦伯赞牵线,找到了吕振羽。吕当时是北平中国大学教授,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的自由职业者大同盟书记。吕接信后,即把此信交给北平市委周小舟。周小舟说,市委讨论后再答复。过了数日,周通知吕,立即去南京。探明此事系何人发动和主持。周小舟就南京谈判事,请示了北方局,北方局报告了毛泽东,并建议派周小舟、吕振羽去谈,毛回电同意。这就是说,不是后来办案人员说的“背着毛主席和党中央干的”。此后,多次谈判过程中出现了分歧。1936年8月,国民党政府遂通知南京谈判到此终止。以后由武汉电台和延安电台直接联系。曾养甫还表示,希望周恩来来南京,或张冲和他自己去延安,继续谈判。南京谈判自始至终都是在北方局领导下进行了,北方局也都及时报告中央。同年8月,周小舟还携带全部材料去延安,向毛泽东汇报南京谈判全部经过和有关情况(这次谈判的全部材料,在文化大革命前,尚存中央档案馆)。当时,周小舟到延安后,还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并被毛泽东留下担任自己的秘书。1967年1月,吕振羽被正式逮捕投入京郊监狱。1968年12月,他在狱中获悉刘少奇被永远开除出常的消息时,万分震惊,成诗云:“二十世纪‘风波’寒,三顶帽子绝代冤,忠奸功罪全颠倒,吁天辩诬董狐篇。”诗的末名是说,他要吁天辩诬,用董狐之笔,为刘少奇鸣不平。在审讯中,他愤怒斥责专案组人员的卑鄙伎俩,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吕振羽回答说:“我要坚持自己的历史真实,也要坚持他人的历史真实,伪造历史是没有好下场的。不论是伪造自己的历史,还是伪造他人的历史,都只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当他被审讯人员激怒时还高呼:“打倒伪造历史的恶魔!”他曾对前去探望他的儿子吕坚说:“你放心工作吧,以后再不要到这里来了。我准备好了,就死在这里。并留下了一首颂扬夏明翰的诗:旬刊常鸣鼓浪舵,杀头无谓壮山河;信心丹节悬霄壤,一字万斤绝笔歌。
    身陷牢狱期间,吕身边只有《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但他仍然潜心于他的学术研究,写出了各种史学评论二十万字,约二十余篇,并撰成《学吟集初草》约十万言。1964年2月23日,他在被囚禁的地方,写下《甲辰元旦试笔》一诗,诗云:脑力衰颓羡岁华,倔强犹欲看朝花。近今史事须雕续,往旧吟哦选拔,民族余编胸有数,哲人补述尚多家。  卅年假我殷勤学,夫妇同窗愿不赊。此诗说明他虽被拘禁,但心境平和,仍想努力做史学研究。1975年1月,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吕的夫人江明上书鸣冤,吕才被无罪释放。从1963年1月到1975年1月,他被囚禁整整十二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冤案才得以彻底平反。1980年7月17日,吕振羽因病在北京逝世。历史学家侯外庐曾引用了欧阳修“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而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的话,称赞他这种非凡的气概。吕振羽的挚友张爱萍将军赋悼诗:“华中抗日同疆场,海湾养伤情难忘。探求史学聆教益,纵读时事须眉扬。独创一格多论述,争鸣百家富新章,人民历史人民写,夫子坦荡气轩昂。颂君乘鹤从容去,立学高风世馨香。”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温馨提示:匿名发表不需要注册.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A天南地北邵阳人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帮建网站  |  友情链接  |  网站盟联 | 免责声明

       电话:0731-4129945    QQ:768754732    邮箱:768754732@qq.com  湘ICP备15003355号-2    技术支持:长沙鼎誉网络